作者: 胡德光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5-03-21 09:27
中國菏澤網消息 (記者 胡德光) 去年以來,東明縣全方位落實新時代黨的工作總要求,一手抓黨建,一手促發展,全面推進黨建工作與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、融合互促。
黨建強引領,厚植企業“紅色基因”。始終把黨的組織建設擺在突出位置,實施“三大工程”,引導非公企業黨組織將忠誠核心融入血脈、注入靈魂,確保非公有制經濟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發展。實施思想引領“鑄魂工程”,嚴格落實“第一議題”制度,建立完善“跟蹤督辦”機制,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、政治領悟力、政治執行力。實施黨企融合“固本工程”,建立健全黨組織與管理層共學共商機制,實現企業管理層與黨組織班子成員“雙向進入、交叉任職”,推動黨組織架構和企業治理架構、黨的“組織生活”和企業“經濟生活”深度融合,真正讓黨組織參與決策,發揮作用。實施擴面覆蓋“強基工程”,建立企業黨建動態管理機制,及時跟進新落成的重大項目,推動重點非公企業黨組織應建盡建、單獨組建。目前,該縣重點非公企業黨組織單獨組建率95%以上。選優配強黨建工作指導員,從機關單位、鄉鎮(街道)選派84名能力素質兼優的黨員干部,定期指導,包片聯系,互動交流,推動黨建質量和企業效益“雙提升”。
黨建賦動能,激活發展“紅色引擎”。找準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的契合點,在鑄魂、塑形、聚力三方面下深功、用實功,推動黨的活動與企業生產經營有機融合。以文化領航注入“奮進合力”,實施企業文化品牌鍛造工程,打造紅色品牌20余個,將黨的創新理論融入企業文化,培育對黨忠誠、積極向上的企業精神,全面激發非公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。以人才領跑注入“創新活力”,突出抓好人才和機制兩個關鍵點,不斷強化“人才飛地”建設,放大“柔性引才”效應,以產業集群帶動人才集聚,以優秀人才引領產業發展,推動“高精尖缺”人才向非公企業加速集聚。以黨員領銜注入“發展動力”,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,引導廣大黨員職工在業務競賽、技能比武、安全教育、應急演練等活動中亮身份、亮職責、亮承諾,率先垂范,擔當作為。
黨建促融合,釋放聯營“紅色效應”。做好“點”上指導,建立企業黨建縣級領導包聯機制,25名縣級黨員領導干部每人聯系4家企業,形成齊抓共管、強抓強管的工作格局。指導非公企業靠前服務,開展“村企共建”活動,加大產業下沉、技術進村等村企合作力度,盤活農村閑置資產資源,吸納1.2萬名剩余勞動力“家門口”就業,助力農民增收、企業增效。做實“鏈”上聯動,健全產業鏈黨建聯席會議機制,推行產業鏈黨委+園區“四鏈融合”新模式,壓實工信、科技、發改等13個部門黨建責任,定期與62家鏈上企業黨組織溝通協調,破解項目落地、企業發展、招商引資、人才引育等發展難題160個,以“鏈”上黨建推動石油化工產業補鏈、延鏈、強鏈。做優“面”上引領,持續深化典型案例宣傳推介,培育一批特色鮮明、融合度高的黨建品牌,為非公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組織保障。